沸腾炉理论
记录沸腾炉相关理论计算,相关术语解释。
公式
计算阿基米德数
$$Ar = { d^3(\rho_m-\rho_g)g\over v^2\rho_g }\approx{d^3\rho_mg\over v^2\rho_g}$$
计算临界速度
托杰斯关系式:
$$Re_{lj}={Ar\over1400+5.22\sqrt{Ar}}$$
普拉诺夫斯基通用式:
$$Re_{lj}={{\sqrt{367+k_3Ar\varepsilon^{4.75}}-19.15}\over{0.588k_3}}$$
临界速度:
$$u_{lj}={Re_{lj}v\over d}$$
计算带出速度
托杰斯关系式:
$$Re_{dc}={Ar\over18+0.61\sqrt{Ar}}$$
普拉诺夫斯基修正式:
$$Re_{dc}={{\sqrt{367+Ar}-19.15}\over 0.588}$$
带出速度:
$$u_{dc}={Re_{dc}v\over d}$$
计算操作速度
托杰斯关系式:
$$Re_{cz}={Ar\varepsilon^{4.75}\over18+0.61\sqrt{Ar\varepsilon^{4.75}}}$$
普拉诺夫斯基通用式:
$$Re_{cz}={{\sqrt{367+Ar\varepsilon^{4.75}}-19.15}\over0.588}$$
操作速度:
$$u_{cz}={Re_{cz}v\over d}$$
参数定义
- $Ar$: 阿基米德准数
- $d$: 固体粒子颗粒平均直径,单位:($m$)
- $\rho_m$: 固体粒子密度,单位($kg/m^3$)
- $\rho_g$: 气体在实际温度下密度,单位($kg/m^3$)
- $v$: 气体在实际温度下的运动粘度,单位($m^2/s$)
- $Re$: 雷诺准数
- $\varepsilon$: 床层空隙率 todo
- $k_3$: 粒子形状修正系数 todo
- $u$: 速度,单位($m/s$)todo
术语定义
- 临界速度 $u_{lj}$:物料从固定床向流化床过渡开始的起始速度,即床层孔隙率 $\varepsilon$ 从 0.4 向大于 0.4 过渡时的速度。
- 带出速度 $u_{dc}$: 或者可称为沉降速度,此时床层孔隙率 $\varepsilon$ 约等于 1,此时物料颗粒将被气流带出沸腾层。
- 操作速度 $u_{cz}$: 沸腾层正常运行时床层内的气流直线速度(表观速度)。
- 床层孔隙率 $\varepsilon$: 床层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与整体体积之比,通常非规则颗粒密布固定床可取 0.4。
操作气流速度的确定
流化指数: $k_{lh}={u_{cz}\over u_{dc}}$
- 强化生产,尽可能采用较大的流化指数
- 工艺允许有较大烟尘率时,可采用较大流化指数
- 对操作温度下易粘结物料,应采用较大的流化指数
- 沸腾层化学反应较慢,流化介质较贵重时,选用较小流化指数
- 通常流化指数范围在 0.25~0.6 之间
气流分布板设计
理论沸腾层压力降
气流分布板主要起以下几大作用: $\Delta P_c=H_c(\rho_m-\rho_g)(1-\varepsilon)g$
- 保证进入沸腾层的气流应分布均匀
- 具有一定的孔眼喷出速度使颗粒湍流
- 具有一定的阻力,可平衡沸腾层各处料层阻力的波动
分布板孔眼率 $b_k$ : 分布板风帽孔眼总面积与炉床面积之比,需要取以下两种算法之中的较小值为设计值。
- 孔眼喷出速度计算:孔眼喷出速度 $u_k$ 必须大于或等于入炉物料粗颗粒的带出速度,此时孔眼率计算公式 $b_k={u_{cz}(1+\beta t_k)\over u_k(1+\beta t_c)}$
$\beta$: 气体膨胀系数,数值为:$1/273.25$
$t_k$: 气体离开分布板时的温度,单位(℃)
$t_c$: 沸腾层的温度,单位(℃)
- 气流分布版最小阻力计算:风帽与分布板结构型式与操作气流确定后,分布板的阻力直接取决于孔眼率,计算公式 $b_k=u_{cz}{(1+\beta t_k)\over (1+\beta t_c)}\sqrt {\xi \rho_g \over 2 \Delta P_b}$
$\xi$: 气流分布板阻力系数,取决于风帽及分布板结构型式,侧流型风帽取值 1.5~3.0 ,内部设有阻力版的侧流型风帽取值 10~15
$\Delta P_b$: 保证稳定沸腾的最低分布板阻力(压降),单位($Pa$),可以使用沸腾层阻力近似取值 $\Delta P_b=0.1\Delta P_c$ F
$H_c$: 沸腾层高度,单位($m$)
炉膛相关术语定义
炉膛容积热负载 ($kW/m^3$): $q_v={BQ_{ar.net}\over V_1}$
$B$: 锅炉的燃料消耗量 ($kg/s$ or $m^3/s$)
$Q_{ar.net}$: 燃料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($kJ/kg$ or $kJ/m^3$)
$V_1$: 炉膛容积 ($m^3$)
炉膛截面热负载 ($kW/m^2$): $q_r={BQ_{ar.net}\over F}$
- $F$: 炉膛横截面积或炉排的有效面积
褐煤相关
褐煤高水分、高挥发分、高灰分、低灰熔点、低发热量
褐煤灰熔点约 1100℃,容易结渣,要求炉膛容积热负荷要低,炉膛温度不宜过高。
褐煤挥发分析出温度约在 300℃,320 ~ 400℃ 既开始着火燃烧,500℃ 以上基本燃尽。